求知与探索 - 北京的河流
白浮泉遗址
达尔问 发表于 [2017-1-2 15:04:21] 返回上一级浏览2378次

白浮泉遗址

白浮泉(又称神山泉),《析津志》:“白浮泉,源出(昌平)县东神山,流经本县西入双塔河,为通惠、坝河之源。”神山,即龙泉山,在县城东南五里,今称龙山,南距白浮村约二里,山麓西北有泉,过去出水甚旺,现址潭侧有石雕九龙头。建国初期可见泉涌,1956年农民开渠引龙山泉水0.236立方米每秒,灌溉农田585亩,其中稻田300亩。1958年十三陵水库建成后,出水日渐减少,70年代初用抽水机曾提水上山供人畜饮用,以后泉水不见出流。元代著名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1292年引昌平县自浮泉水及西山诸泉水,创建了著名的自浮堰,为大都城的建设开辟了丰沛水源。

——昌平县水利志

谈到历史上北京城的建设与发展,总是少不了郭守敬导引白浮泉水,以济漕运的故事。白浮泉,作为通惠河的起点,大运河的源头,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也仍然被人们所熟知和向往。

大约是十年前,一度曾经去寻访过白浮泉的所在,昌平白浮村附近的京密引水渠北侧,是白浮泉的大致位置,然而,当时的寻访结果只是看到了一座被高墙围住的小山丘,听说白浮泉就被围在院内,但不可随意进入。

近期,偶然看到一个朋友在白浮泉的照片,再次勾起了我对白浮泉的兴趣,于是,约上一位同样有兴趣的老师,一同前往。

自驾前往白浮泉很方便,沿京藏高速向北过北六环,经过京密引水渠后即沿滨河路向东,约两公里就可到达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度假村。而如果公交前往,则稍微麻烦些,或者乘公交车到白浮站,再沿滨河路向东步行两公里,或者乘地铁昌平线到昌平东关站,沿白浮泉湿地公园一路向南,步行约4公里,可到达龙山度假村。

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度假村是一处对外营业的商业酒店,门口有保安。据说并不随意许可外人进入参观,不过我们去的时候,直接告诉保安我们是去看白浮泉,对方也并未强硬阻拦,稍加迟疑便放我们进去了。

进门迎面便是一座小山丘,山脚下是一座龙泉禅寺,沿石阶向上,山顶上还有一座都龙王庙,都龙王庙位于龙山之巅,元代兴建,明弘治年间重修,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祈雨之所,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一次重修是在2011年。虽然建筑多为近年重建,但院中留有明弘治八年重建都龙王庙碑记和清乾隆十七年都龙王庙置庙田碑记,值得一观。

  龙山上树木繁盛,环境极是清幽,还是一处鹭鸟栖息地。山后设有观景台,若是风和日丽之时,登上此台,可一览昌平县城风光。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污染天气,只能看清龙山对面的凤山,远处则都在一片迷茫之中。

沿路下山,再从东侧转至山后,才是白浮泉遗址所在。山脚下为九龙池,靠山一侧有一亭子,亭中心立有白浮泉遗址的石碑,背面则刻有侯仁之先生所撰白浮泉遗址整修记。当年白浮泉水喷涌而出的九个石雕龙头,就在亭子临水的一侧,需从亭中俯身向下或者站在亭侧才可看到,来者一定不可错过。

 

  许多年前,白浮泉水喷涌之时,郭守敬沿西山导引诸泉入大都城;后来,大致沿同一路线,京密引水渠从密云水库经怀柔、昌平,直入颐和园团城湖,是北京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如今,南水北调工程来水,也已通过京密引水渠来补充京城水源。水源之于北京城的重要性从未改变,点滴之水,需要每个人共同珍惜。

侯仁之先生所撰《白浮泉遗址整修记》抄录如下:

昌平城东南郊有龙泉山,或曰龙山。山麓有裂隙泉,昔日出水甚旺,即《元史》河渠志之白浮泉,亦称神山泉。昌平沿山一带多有流泉,其为利之溥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 
    白浮水导引入京,始于元初。时新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济漕运,遂有通惠河之开凿,其最上源即在白浮泉。郭守敬经始其事,开渠引水,顺自然地势,西折南转,绕过沙、清二河之河谷低地,经今昆明湖之前身瓮山泊,流注大都城内积水潭。于是南来漕船可以直泊城中。今日新开京密引水渠,自白浮泉而下直至昆明湖,仍循元时故道,仅小有调整,足证当初地形勘测之精确。及至明朝,白浮引水断流,而泉水喷溥如旧。水出石雕龙口共九处,下注成池,遂有九龙泉之称。山上有元朝都龙王庙旧址,明代重建。现存大殿结构仍有元明遗制,余皆清构,均年久失修,日渐倾圮。 
    近年来流泉干涸,旧迹荒芜。其地已归北京市第一商业局作为职工休养处而稍有营建。因念其历史价值,更集资兴工,由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规划设计,修缮都龙王庙一如旧制,并整修九龙池,再现龙口喷水景观。既恢复其园林景色,更有利于遗址保护。另建碑亭一座,仿元代风格,以为白浮引水济运之纪念。始工于一九八九年夏,越冬而工竣。时去郭守敬倡议导引白浮泉,适届七百周年。守敬为天文历算及水利工程一代宗师,在元初新历法之制定与大都城之建设中,功勋卓著。缅怀先贤,激励来者,刻石为记,永志不忘。 
    一九九  侯仁之撰文 刘炳森书丹

标签 
0条评论
Baidu
map